作者: 玉璞雅琢 发布时间: 2022-09-01 来源: 玉璞雅琢
“有两种东西,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,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,不断增长,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。”
——康德《实践理性批判》
古今中外,人们对星空的遐想和探索从未停止。如今人们有了卫星、载人火箭、空间站,逐渐揭开星空神秘的面纱。而在遥远的古代大西北,在大漠风沙打磨的澄澈夜空,古人仰望满天繁星,将一切美好的幻想诉诸于壁画之上,诞生了“飞天”——这一神奇的艺术形象,成为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。
飞天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。它的故乡在印度,成熟的形象却是由印度文化、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,历经数千年之变,在盛唐达到顶峰。
飞天的形象柔美轻盈,盘旋飞舞,两肩缠绕着飘带披帛,足以布满画面的每个角落。诗仙太白咏赞曰:“素手把芙蓉,虚步蹑太清。霓裳曳广带,飘浮升天行。”
此件籽玉作品上雕有两种飞天形象。一种以气韵流畅的线条,俏雕籽玉黄皮,将手捧芙蓉、优雅灵动的飞天形象融进籽玉温润的玉质中,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神奇意境;一种手持乐器,高高举起,身体修长曼妙,衣裙飘带随风飘摇,似有数不尽的柔肠百转。两者遥相呼应,仿佛重拾盛唐气象。
这是治玉匠人刀尖下的柔情,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,以一件手中方寸之物,诠释着对古老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星空的渴望:我们的征途从未停止。